我国是一个有众多周边邻国的亚洲大国,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,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平等互利合作,是谋求与周边国家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政策,是与邻为善、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。最近几年,中国对外贸易已经从2000年的世界第七发展到2013年的世界第一,预示着中国与邻国间的经济贸易总量也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。作为沟通中外贸易的通道,各大口岸的货运量也必将面临快速的发展。
目前,中外铁路之间铁路联运货物运输数据交换主要靠纸质运单,当列车到达后,再录入随车运单,办理海关、边检、质检等手续,延误了通关时间。中外双方迫切要求实现国际联运数据交换,即在本国装车完成后,就将其运单数据及时传送对方,实现信息共享,可以为口岸站准备接车、安排空车、换装等作业提供及时信息,提前办理报关手续,达到压缩车辆停时,提高车站作业效率,减少车辆占用费的目的。
国际性EDI平台
铁路口岸信息平台自2002年开始建设以来,主要实现口岸站现在车作业、换装作业、报关作业、货代作业的计算机管理。2003年4月,在统一、安全、高效的基础上,通过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,实现了与海关的数据共享和交换,并为铁路与口岸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创造了条件,对于提高通关效率、打破职能孤岛、实现减员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,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。
2008年,中国铁路实现了和俄罗斯铁路的网络互联。2009年9月,建成中俄铁路国际联运EDI系统,进行国际联运运单电子报文传输、报文翻译等的试运行。
2014年,中国铁路以同样的模式建立中哈铁路国际联运EDI平台,进行国际联运运单电子报文传输、报文翻译等试运行。
智能型EDI平台
铁路总公司所要求的EDI平台,重点在于灵活性、统一性、以及智能监控的服务,尽可能消除故障停机时间,降低国际业务处理风险,具体服务包括:
- 灵活的业务处理接口:平台提供了灵活的业务接口,完全满足铁路总公司对于接口变化的需求。
- 智能的报文处理流程:对于任何EDIFACT类型的报文处理,均通过同一个流程进行处理。
- 统一的EDI标准:平台对于各个国家的EDI标准进行统一制定。
- 智能的EDI监控机制:对于报文处理出错,能够准确定位到报文的节点位置,出错类型和原因。
- 技术支持小组:提供7天24小时服务,并且直接和用户在工作层面进行联系。
平台使用效果
- 高可用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数据交换的安全性
- 7天24小时全天候跟踪支持和有效的提升管理,快速解决问题
- 易用的、可扩展的、自适应的,能够应付不断增长的报文数量
- 配备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,并可获得开发团队的服务
- 改善了站点间通信,简化了灾难恢复程序
- 使通信业务量、消息格式和通信协议具有可扩展性
- 可靠的业务处理监控机制,能够准确定位错误位置
评论 (0)